近日,多家OK鏡供應商股價普遍上漲,據悉這或與一份在業內流傳的內部文件相關。這份文件名為《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關于征求角膜塑形鏡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范和操作規范意見的函》(下稱:《內部文件》),發文單位為國家衛健委,并特別標注了“內部”二字。
在這份文件中,對OK鏡的驗配機構要求,取消了“二級(含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這一條款。業內認為,這將為OK鏡的下游銷售終端“松綁”,行業整體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但據了解此文件僅是征求意見稿,并非正式通知。
01
我國青少年近視群體龐大 OK鏡滲透率低
近年來,國內的青少年近視高發,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高達54%,遠高于美國、德國、英國約25%、15%、10%的近視率。2018年教育部、衛健委等 8 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到2030年近視率要大幅度降低。一方面會推動青少年早篩查、早診斷、早控制,近視防控工作前移,提升近視矯正產品的滲透率。另一方面,OK鏡相比框架眼鏡和隱形眼鏡有更好的近視控制效果,只需晚上佩戴更加方便美觀,即便OK鏡價格較高,但隨著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提升,未來滲透率將持續提升。
來源:愛博醫療招股書、信達證券
但也由于價格較高,致使當下滲透率較低,我國8-18歲近視青少年總人數約1億人,估計2020年OK鏡銷量僅120萬副左右,滲透率僅1.26%。中國大陸地區的OK鏡滲透率遠低于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未來還有巨大的的市場潛力。OK鏡需要長期佩戴才能控制近視度數升高,每1.5年需要更換鏡片,復購率非常高,而且極少更換OK鏡品牌。OK鏡有低滲透率高單價高復購率的特點,具有發展成大單品的市場潛力。
02
內部文件或將打破醫療機構限制
《內部文件》也對醫生的任職要求提出了新規定。而”第258號文“對醫生的要求則相對簡單,只要求具有中級以上眼科醫師職稱。
有業內從業者分析,“新文件加強了對醫生資質的管理,比較利好大型、連鎖的眼科醫院?!?/span>
也有國內眼科機構表示,前述《內部文件》是與時俱進,符合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需要。新版征求意見稿更加注重醫療機構的質量控制,適當放松對級別資質的限制,更加符合當前的實際需求的。
03
OK鏡上下游的市場格局
從圖表看以看出,上游下游的市場格局較為明朗,總體發展較為集中。但中游的OK鏡制造商環節各大玩家的市場份額比較分散。目前來看主要分為內資和外資兩大陣營。據2020年數據來看,國內市場市占率最高的是歐普康視(市占率25.07%)、其次為美國歐幾里得(市占率16.71%)、韓國露晰得(市占率13.93%),CR3為30.64%,競爭格局并不集中。
隨著政策的松綁,就有知名OK鏡制造商表示,后續企業會將原有的普通視光中心升級為醫療機構。
隨著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加入市場競爭,或許上中下游將迎來一場市場狂歡。有業內投資者表示,或者這一政策的推出將利好昊海生物、歐普康視、愛爾眼科等上中下游等知名領頭企業。